2006年12月4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冬令进补,别让“李鬼”忽悠
本报记者 徐晓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时下正是冬季进补的好时候,虫草、人参、鹿茸、阿胶、当归、灵芝等药材补品走俏市场,许多商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有许多假药贩子“闻风而动”。在补品药市销售火爆的背后,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以次充好、人为掺假的阴影。
  前不久,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了一次中药饮片(中药材)专项质量检查,结果就发现了不少假药劣药,其中余姚、慈溪两地查处了6种假劣药材。余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近日在对一批中药进行抽验时,发现了5种假劣中药,其中包括因成分不符被认定为假药的“骨碎补”和“半夏”,因虫蛀变质被认定为假药的“厚朴花”、“大黄”,以及炮制不规范的劣药“海风藤”。鄞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近日在下应某药店检查中发现了假冒韩国产的“高丽参”,这已是该区今年查获的第三批假冒“高丽参”。
  而杭州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吴山广场滋补品市场虽然不过几十个店家,但货色齐全,不仅有人参鹿茸,还有铁皮枫斗、冬虫夏草和蛤蟆油。药监部门在这里就发现有2家出售虫草的商户以“川草”的名义出售亚香棒虫草,零售价约为10-20元/克;在城中另一处参茸商场,5家虫草商户中竟有4家公开出售亚香棒虫草。而资料称:“日服4.5克亚香棒虫草普通会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长期服用则会造成人体白血球减少”。
  假冒伪劣药材的泛滥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坑害了消费者,而且也冲击名牌产品。但这个问题为何一直没有得到根治?记者了解到,由于多数的药材补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级别不明,价格悬殊。例如原产地虫草的收购价每公斤10000元—30000元,几经周折到了专卖店价格就上扬数倍。而一些黑心商贩还将泥沙黏附在虫草上以增加重量;还有人将竹签插入虫草内,这样除了增加虫草重量,还能将一些断裂的虫草重新拼接起来,以次充好,大赚‘黑心钱’。”                           
  有专家认为,有国家标准的药材补品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而无国家标准的药材补品,则应当执行行业标准或者自行制定的质量标准,并提供与该原料和辅料相关的资料。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不要为“贪便宜”使自己的权益受损,要弄清产品的产地、名称、主要成分、适宜人群等信息,另外可以通过望形、观色、闻味、品尝等方法来辨别真伪,同时多了解一些不法商家作假的伎俩,以避免受骗上当。
  而作为主管的工商、药监等职能部门,更应该增强检查力度,并建立起长效监督机制,而不是仅仅依靠一两次的突击检查行动。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质量防范意识,及时举报不法厂商,共同维护市场秩序。